BrisbaneBBS.com悠悠网 | 布里斯班中文网_昆士兰华人论坛_黄金海岸论坛_Goldcoast_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
标题:
画x不成反类x
[打印本页]
作者:
一碗热翔
时间:
2013-1-25 09:14
标题:
画x不成反类x
我发现最近有不少人总愿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,贬低他人,抬高自己,以此彰显自己的文雅与高尚.窃以为以自我道德修养与文化教育来说事,总会立于不败之地.然殊不知自己那口口声声的道德也与自己的言论相违背.
但不管怎样,争做道德先锋,文明模范,我想这也总算是一种正能量,这或许这更应成为一种秩序.而不似有心病的屌丝,都是人格上的侏儒.然何谓屌丝?其答曰: 鸡巴毛. 言语之犀利精辟,让人拜服.且百度帝吧400万会员,在yoyo上不被古时清高的圣贤所认可,也是可以理解.
而圣贤的标准,或许应该为 不仅属于物质上的高富帅,而且是精神上的高富帅.不仅要有绅士风度,而且还得温柔优雅.不仅要反对网络俚语,更能创造自己的俚语.不仅要无视自身的问题,还能以自身的问题攻击他人身上同样的问题.不仅要提升自我修养,还要给予误入歧途之人以教育.不仅能坚持自我,还得改变的了他人.论其代表,我看非我那不知是死是活,是人是畜的 兄弟 台北人 莫属了吧.
粗俗的言论固然不好,不对,但以粗鄙反对粗鄙,且以此为文雅,就让人恶心.矛盾固然存在,但真要做到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, 总应该在 既弄清思想,又团结同志的方针之下.或许更应该做到 反对地域攻击挑拨民族矛盾以整顿版风;反对自以为是,化装清高文雅,装逼卖老以整顿文风. 同时,重点是要清楚反对什么(类似副教授); 宣扬什么(类似女房主被鬼佬欺负前来求助).
发泄不满,畅所欲言,网友爆料,不喜勿入,后果自负!
早上醒来,精神模糊,不知所云.
且以此表达对消失已久的不知是人是畜,是死是活的 我的 兄弟 台北人 的思念...
补充内容 (2013-1-25 09:22):
强调一下: 在下就是美狗日杂口中的 五毛 爱国贼!
作者:
altmanxi
时间:
2013-1-25 10:18
爱国贼们,集体留念。缅怀那个,正常人能看懂论贱板块备注的年代。也许哥的话对他们太刺激了,说粗口嫌哥,不文明,辐射他们大脑。哥讲道理了,他们说哥没劲,看不懂,不愿意看,评论的比任何人都认真。还有虚伪的!你首先言行一致也行呀!就这样不断露怯闹笑话,怎么让哥看得起!众小妖集体舔的把人裤子都舔掉色了!
作者:
fckya
时间:
2013-1-25 14:17
虽然脾气性格各异,但是枪杆子底下出政权是真理,硬要当伪君子,唯一的结局就是被人完爆。
作者:
sensmile
时间:
2013-1-25 17:05
五毛 是中国确实存在的一种职业。学名是:网络评论员。
作者:
陶潜
时间:
2013-1-25 21:31
楼主这一篇"自我剥析式"的反思令人迷惑不解.
以前, 楼主曾经非常猥琐的写过一篇"
怎样模拟摸女孩子胸部的感觉...
" 原文有"
将双手伸出,手指半弯做出↓的状态,可根据你想摸的罩杯的大小调整弯曲角度,然后以你最快的速度来回转动手腕,由于空气的粘滞手指间会感觉到一种软软的仿佛在rf部的感觉,根据每个人转动的速度快慢柔软度和仿真度会 ... "
让人闻之掩耳! 我当时就曾经想过,这么无耻下流的一个东西能不能有改过的一天呢?
楼主说过“
以粗鄙反对粗鄙,且以此为文雅,就让人恶心..”,但是楼主一边想象女孩的胸部,一边写文章反粗鄙,既当婊子又立牌坊,这边骂别人“伪文雅”,那边就露出一副淫贱相,一面装清高,一面耍流氓, 这种做派让我看了更糊涂了,这演得是哪一出啊?
作者:
一碗热翔
时间:
2013-1-25 23:53
陶潜 发表于 2013-1-25 21:31
楼主这一篇"自我剥析式"的反思令人迷惑不解.
以前, 楼主曾经非常猥琐的写过一篇"怎样模拟摸女孩子胸部的 ...
我说的是谁?我指名道姓的说 我那不知是死是活,是人是畜的 兄弟 台北人 你倒是急了.哈哈哈哈. 看来兄弟你也有自知之明.
不过兄弟我也奉劝你一句,论坛里的人都知道兄弟的大才,咱也没必要给我那位兄弟狗舔.
连一个只为让大家一笑的帖子你都得上纲上线.哥是不是能呵呵你一脸?
作者:
Ulquiorra
时间:
2013-1-26 01:58
陶潜 发表于 2013-1-25 21:31
楼主这一篇"自我剥析式"的反思令人迷惑不解.
以前, 楼主曾经非常猥琐的写过一篇"怎样模拟摸女孩子胸部的 ...
那个rf的帖子是百度李毅吧转的吧。。。
作者:
主席爱喝茶
时间:
2013-3-10 23:38
D
欢迎光临 BrisbaneBBS.com悠悠网 | 布里斯班中文网_昆士兰华人论坛_黄金海岸论坛_Goldcoast_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(http://brisbanebbs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