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isbaneBBS.com悠悠网 | 布里斯班中文网_昆士兰华人论坛_黄金海岸论坛_Goldcoast_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

标题: 全球十大「垃圾」食物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ziming    时间: 2010-1-15 03:52
标题: 全球十大「垃圾」食物
本帖最后由 ziming 于 2010-1-15 04:04 编辑

全球十大「垃圾」食物
       世界卫生组织(WHO)公布的全球十大「垃圾」食物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 一、 油炸类食品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 1. 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;
         2. 含致癌物质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3. 破坏维生素,使蛋白质变性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二、 腌制类食品
            1. 导致高血压,肾负担过重。导致鼻咽癌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. 影响黏膜系统(对肠胃有害)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3. 易得溃疡和发炎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三、 加工类肉食品(肉干、肉松、香肠等)
            1 .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:亚硝酸盐(防腐和显色作用)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 .含大量防腐剂(加重肝脏负担)。
            四、 饼干类食品(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)
            1 .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(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);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.严重破坏维生素;3热量过多、其他营养成分低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五、汽水可乐类食品
            1 .含磷酸、碳酸,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 .含糖量过高,喝后有饱胀感,影响正餐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六、 方便类食品(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)
            1 .盐分过高,含防腐剂、香精(损肝)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 .只有热量,无其他营养成分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七、 罐头类食品(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)
       1 .破坏维生素,使蛋白质变性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 .热量过多,其他营养成分低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八、 话梅蜜饯类食品(果脯)
             1 .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:亚硝酸盐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2 .盐分过高,含防腐剂、香精(损肝)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九、 冷冻甜品类食品(冰淇淋、冰棒和各种雪糕)
             1 .含大量奶油,极易引起肥胖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2 .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十、 烧烤类食品
       1 .含大量三苯四丙吡(三大致癌物质之首)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2 .一只烤鸡腿等于60支烟的毒性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3 .导致蛋白质碳化变性(加重肾脏、肝脏负担)。
         (摘自《新华日报》)

作者: james6689    时间: 2010-1-15 05:41
还有什么可以吃。。。
作者: 百米内夺你贞操    时间: 2010-1-15 05:51
基本都是我爱吃的 = =
奶奶滴
作者: ziming    时间: 2010-1-15 14:04
这年代
吃啥
都能致癌~~~
还是当机器人好~~
作者: shanshan210    时间: 2010-1-15 14:10
里面也都是我爱吃得~ 适量就好~
作者: miyako    时间: 2010-1-15 14:26
i love it
作者: jacky121    时间: 2010-1-15 14:28
再加一条:
虽然这些食物都有一定量的毒性,但却是治疗精神忧郁,疏导精神压力的良药;
虽然吃了些对身体不利的食品,但只要懂得事后多吃些水果,蔬菜,绿茶等清理垃圾的食品,也不妨让自己心情舒畅的满足一下.
作者: jessiel    时间: 2010-1-15 14:29
每天都吃。。
作者: miyako    时间: 2010-1-15 17:31
活着还真难
作者: 大馨子    时间: 2010-1-18 16:59
都是我的最爱.啊
作者: kenny2012    时间: 2010-2-16 10:01
開水與白麵包 配 愛情




欢迎光临 BrisbaneBBS.com悠悠网 | 布里斯班中文网_昆士兰华人论坛_黄金海岸论坛_Goldcoast_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(http://brisbanebbs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